论文
1. 王美倩,郑旭东. 基于具身认知的学习环境及其进化机制:动力系统理论的视角. 电化教育研究,2016年第六期.
2. 王美倩,郑旭东. 在场:工具中介支持的具身学习环境的现象学. 开放教育研究,2016年第一期.
3. 郑旭东,曹胜勇,黄妹金. 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炒作曲线:概念、价值、案例与反思.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一期.
4. 郑旭东,杨九民. 学习分析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创新应用:进展、挑战与出路. 中国电化教育,2016年第二期.
5. 杨浩,郑旭东,孟丹. 信息化教育中的IT治理:基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视角. 中国电化教育,2016年第二期.
6. 杨浩,徐娟,郑旭东. 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2016年第一期.
7. 郑旭东,王美倩. 从静态预设到动态生成:具身认知视角下学习环境构建的新系统观. 电化教育研究,2016年第一期.
8. 郑旭东,王婷,陈荣. 从布鲁纳学术思想两次转向反思中国教育技术学未来发展.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六期.
9. 王婷,郑旭东. 场馆学习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研究焦点与发展动态述评. 现代教育技术,2015年第十二期.
10. 郑旭东,王婷. 场馆学习中的家庭行为、身份认知与经验建构:理论的解读. 开放教育研究,2015年第四期.
11. 郑旭东. 培育反思性实践者:博物馆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的现实与未来. 现代教育技术,2015年第七期.
12. 郑旭东,李志茹. 新兴信息技术在场馆学习中的创新应用:现状、趋势与挑战. 现代教育技术,2015年第六期.
13. 陈文竹,王婷,郑旭东. MOOC运营模式创新成功之道:以Coursera为例.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三期.
14. 郑旭东,杨九民,苗浩. 反思性实践的认识论:教学设计实践审视与教学设计人员成长的新视角. 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第五期.
15. 郑旭东,聂海林. 科技场馆学习中的人工制品及其中介价值. 现代教育技术,2015年第五期.
16. 杨浩,郑旭东. 技术扩散视角下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融合的若干思考. 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第四期.
17. 孟红娟,郑旭东. 场馆学习中的参观者研究:进展与挑战. 现代教育技术,2015年第四期.
18. 郑旭东. 从博物馆教育到场馆学习的演进:历史与逻辑. 现代教育技术,2015年第二期.
19. 王美倩,郑旭东. 具身认知与学习环境: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理论考察. 开放教育研究,2015年第一期
20. 郑旭东,孟丹. 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场馆学习:回顾与展望. 现代教育技术,2015年第一期.
21. 郑旭东,吴秀圆. 教育研究取向转变进程中的会话分析:真实场景下教学研究的一种工具性支持. 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第一期.
22. 郑旭东,魏志慧. 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议题与趋势——访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主席戴安娜•亚伯林格(Diana Oblinger)博士. 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
23. 郑旭东,王婷,吴秀圆. 何去何从:当教育技术学遇到“MOOC”.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五期.
24. 郑旭东,郑伦楚,曹阳.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在通识课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以“学习心理学”为例. 中国大学教学,2014年第九期.
25. 郑旭东,杨九民. 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与大学教学创新的未来:对2014年EDUCAUSE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议题的解读. 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第八期
26. 郑旭东,王美倩. 从离身走向具身:创造学习的新文化. 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第四期
27. 郑旭东. 重拾能倾处理交互,超越媒体比较研究——能倾处理交互对教育技术研究之意义与价值的新解读. 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第五期
28. 郑旭东,王美倩. 问题与框架:教育技术如何在学科建设中走向真、善、美.远程教育杂志,2014年第二期
29. 郑旭东,吴秀圆,王美倩. 多媒体学习研究的未来:基础、挑战与趋势.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六期
30. 王建中,曾娜,郑旭东. 理查德·梅耶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二期
31. 严莉,郑旭东. 赛博基础设施与赛博学习环境的概念与模型. 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第二期
32. 郑旭东,严莉. 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新阶段的多维透视与思考. 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第二期
33. 郑旭东,吴博靖. 多媒体学习的科学体系及其历史地位——兼谈教育技术学走向“循证科学”之关键问题.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一期
34. 王继新,郑旭东. 免费师范生教学模式之重构与探索. 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第十期.
35. 郑旭东,陈文竹. 教育技术历史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从传播学作为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说开去.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四期
36. 桑新民,郑旭东. 凝聚学科智慧 引领专业创新——教育技术学与学习科学基础研究的对话. 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第六期
37. 余青兰,郑旭东,严莉. 格局的变更与研究的深化——2010年《教育媒体与技术年鉴》解读与思考. 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第四期
38. 郑旭东,余青兰,严莉. 赛博学习: 学习科学创新发展的新战略支点,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1年第四期
39. 桑新民,郑旭东. 21世纪研究型大学创新发展的战略思想库——格利永会议及其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启示. 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二期
40. 郑旭东. 学习研究新学科创建的辉煌历程——学习科学成功之道探秘. 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第一期
41. 郑旭东,孟红娟. 在联合中走向变革: 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创新发展的新景观. 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第一期
42. 郑旭东. 公立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规划与变革管理——杜德斯达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 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七期
43. 余青兰,郑旭东.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现实与挑战——对“EDUCAUSE 2009年度当前议题调查”的解读. 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第四期
44. 郑旭东,桑新民. 当代创业型大学校长的成功之道——杜德斯达特职业生涯的解读与启示. 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三期
45. 桑新民,郑旭东,[美]丽塔·里奇. 规范领域发展 引领专业建设——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研究历史与趋势的对话. 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第三期
46. 郑旭东,桑新民. 创造信息时代的大学科研文化——杜德斯达特科研方式变革观透析.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第二期
47. 郑旭东. 信息化和全球化潮流中大学的创新与发展——访国际高等教育战略思想家詹姆斯·杜德斯达特博士. 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第二期
48. 王继新,郑旭东. 非线性学习空间的设计与创建. 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第一期
49. 梁林梅,郑旭东. 美国教育技术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术人物调查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十期
50. 严莉,郑旭东. 学媒论争启示录——对“学习与媒体大辩论”的新思考. 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第五期
51. 桑新民,郑旭东. 信息时代研究型大学创新发展的孵化器——密西根大学“媒体联合体”的经验与启示. 教育研究,2009年第三期
52. 郑旭东,魏志慧. 丽塔·里奇对教育技术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三期
53. 郑旭东,张学波. 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现状之管窥:挑战与探索. 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三期
54. 郑旭东. 变革时代的教育技术创新与发展:唐纳德·伊利教育技术学思想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第二期
55. 郑旭东,杨九民. 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论创新的艰难之旅——Ann Brown和Allan Collins的贡献及“基于设计的研究”的缘起、内涵与挑战. 开放教育研究, 2009年第一期
56. 刘永贵,郑旭东. 专业协会在大学创新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美国高等信息化的成功之道探秘. 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第一期
57. 郑旭东,桑新民. 透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窗口——EDUCAUSE的使命及其启示. 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四期
58. 赵建民,郑旭东,桑新民. 教育工程学思想探源——视听教育先驱者查特斯及其学术命运. 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第二期
59. 梁林梅,郑旭东. 美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先驱、智者和引路人:詹姆斯·芬恩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第十期
60. 刘永贵,郑旭东.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进展与趋势:EDUCAUSE年度(2000-2008)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战略议题解读. 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第六期
61. 郑旭东. 技术是答案,但问题是什么——解读伊利的教育技术观. 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一期
62. 梁林梅,郑旭东. 对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思考——美国AECT的工作及启示. 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第四期
63. 桑新民,郑旭东. 创造信息时代的欧克博奇. 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二期
64. 郑旭东. 领袖群伦:唐纳德·伊利教育技术学学术思想研究论纲. 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四期
65. 孟红娟,郑旭东. 对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的批判分析与思考. 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六期
66. 郑旭东,孟红娟. 走向教育技术的哲学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2005年第三期
67. 郑旭东. 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及其理论结构. 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八期
68. 惠连晓,郑旭东. 走向后现代主义的教育技术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九期
69. 郑旭东,张振亭. 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主体性的实现. 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