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内容

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我院2018年瑶里写生实践课程顺利开展顺利开展

作者:李乐潇 王雨欣    时间:2019-07-17 23:43:00   点击: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讯(通讯员 李乐潇 王雨欣)2019年6月30日,我院2018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生赴江西省景德镇的瑶里写生基地,开始了为期15天的写生实践课程。由谭政、王翔、涂凌琳三位老师带队教学。



我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自2012年开始,便开设了这门实践课程。目的是在同学们大一学习造型基础、色彩课程的前提下,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艺术鉴赏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本次实践课程与暑期实践相结合,开展了青春建功新时代,信技照(画)美新中国为主题的活动,引领教育我院学子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到达基地时,已经是当天下午三点,同学们在三位老师的组织下,有条不紊的将行李搬到宿舍,整理着这个接下来十五天同学们共同学习交流的住所。基地的工作人员们早早地为大家备上了可口的农家饭菜,用地道的江西美食和清甜甘美的绿豆汤洗去了大家旅途的劳累。而宿舍里,工作人员也备好了软软的床铺和枕被用品,让大家能及时得到休整,开启第二天的征程。



7月1日的上午,全体同学在老师参观了开国将军陈毅的故居,体味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并且深入了解了小镇居民的淳朴生活。青砖,黛瓦,满村跑的鸡鸭,清澈见底的湖水,简便坚实的木桥,湖中悠然自得的白鹅,亦或是懒摊在地上的土狗,无不散发着古镇的独特韵味,构成了江南小镇的亮丽色彩。这是自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同学们所难以见到和了解到的。



在瑶里写生的这段日子,同学们每天都会早早地用过早饭,以宿舍为单位,背着画板,深入镇上,寻找想要描绘的景色。铅笔勾线,水彩铺色——一提笔,一晕染,瑶里的那份青涩与沉重便跃然纸上。老师们也会在村里取景,或挥洒一幅作品,或亲自指导同学们摄影作画,专注而又认真的我们亦构成了瑶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同学们的作品们也各有千秋。有人喜欢小景,例如大雨漫过后初生的花草,例如杂货铺里侃侃而谈的当地老人,也例如满镇满村撒奔跑的各种动物;有的人喜欢大景,例如挥洒自如的云雾中朦胧的房瓦,例如山河环抱的山流,亦例如层叠堆砌的当地建筑。这些画作亦或摄影作品层叠组合,构成了一个全新的,同学眼中的瑶里。



瑶里的夜晚是放松的时刻,但却也有着不一样的美丽。远离尘世喧嚣的漫天的星斗散发着柔和的光辉,而食堂里洗去了一天的疲惫的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和老师一起玩着桌游。



每两天,老师们会在晚饭后集中同学,点评同学们的作品——如何通过虚实结合突出画面重点,如何适当增删保持画面的协调等等。通过实地的写生和观察,大家的画技都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有了更加深刻地作画体会,掌握了更多的摄影技巧。


7月5日晚,我院副院长童名文、实验中心副主任黄勃等一行十几位老师来到写生基地,探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同学们,了解同学们的写生实践、学习生活情况。傍晚七点,领导老师们与同学们共进晚餐,大大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用餐前,副院长童名文讲话,代表学院老师们全体对大家表示关心,并且鼓励同学们在写生课程上精益求精。



7月12日上午,天气晴朗,同学们在谭政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人像摄影实践,每个寝室派出至少一名模特,其余同学担当摄影师,学习人像摄影的构图和取景要点,培养人像模特的基本素养、学会摄影师与模特之间增进交流,深入研究如何拍出有美感的人像摄影作品。谭政老师也在这个过程中走到同学们之间进行指导拍摄,帮助每个小组拍出满意的作品。当天晚上,谭老师和助教张默林学长就白天的人像作品进行点评和讲解,达到及时的学习消化效果。



7月13日,在瑶里之行的最后一天,王翔和谭政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森林公园进行实地学习。此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原始森林,了解大自然的美,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艺术。一路上师生间进行了充分地沟通交流及知识传授,活动氛围十分融洽,促进了师生间的友好关系。



7月14日上午八点,我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全体同学在王翔、谭政老师的带领下驱车返回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瑶里写生实践课程正式结束。通过这次特别的实践课程,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创作能力以及对艺术的理解都有明显提升,也更加深刻得感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取得的伟大成就,在社会劳动中受了教育、长了才干。

 

分享到:

0

上一篇: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开展教育教学规范、师德师风及保密学习教育

下一篇: 我院罗恒老师喜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立项